第268章 名士董卓_我给玄德当主公
芒果小说网 > 我给玄德当主公 > 第268章 名士董卓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68章 名士董卓

  第268章名士董卓

  蔡邕带着《千字文》回家研究去了,田丰则是留在了董卓那里,跟他商定这出版印刷行业当如何运作普及。

  其实田丰身为士族高门之中的一员,他对刘俭和刘虞鼓弄出了纸张书籍这件事,心中既感到欢喜,同时也有所抵触。

  因为睿智的田丰明白,纸质书籍的出世有利于大汉文化学识的传播……但身为高门士族中的一人,他心中也明白,学识文化传播的越快越广,有学识的人就会不断增长,所谓的士人也会翻倍的变多,那他们这些现在立于万民直巅的士族地位,就不会像是先前那么金贵了。

 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,士族在这个时代之所以值钱,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若按照总人口比例来看,有学识的士族的整体数量还是太少了。

  可随着纸质书籍与印刷厂的问世,民智开启,有文化有学识的人口基数变多,原本很是值钱的士族群体……虽然依旧还会值钱,但彼此之间的竞争将会严重加剧。

  按后世的话说,就是出现内卷。

  毫无疑问,这对现有的士族群体而言,是非常不利的。

  但田丰心中也明白,纸质书籍既然已经问世,那就说明这个潮流和驱使将势不可挡,单纯的横栏硬挡,是杯水车薪,无济于事。

  时代的车轮是在不断向前运转的,非人力所能抗之。

  而且经过跟刘俭的相处,田丰已经摸清了刘俭的性格。

  这位只有二十五岁的主公倔脾气一旦起来,九头牛也拉不回来。

  至于身为冀州士族中人的田丰在经过细细思考之后,决定将自己和自己的家族与刘俭绑定在一条船上。

  利益是一方面。

  另一个方面,能够打破大汉朝士族分布格局的人,定为不世英主。

  身为一方智者,此生能够碰到一位这样的英雄人物,那是何等的幸运啊。

  不跟这样的雄主绑定在一块儿,那他田丰还要去绑谁呢?

  ……

  蔡邕走后,董卓让左右之人尽皆退下,暖阁之中,只剩下了田丰,李儒二人。

  董卓问田丰道:“本相许诺,愿扶刘玄德为青州牧,最多不过一个月,天使自当抵达青州下达任命,这点你大可放心!”

  田丰笑道:“相国恩威并重,赏罚分明,实在是天下人的榜样!天下楷模之称,我看当赋予以相国,而非那些表面刚正不阿,实则心黑手狠的卑鄙小人。”

  董卓如今已经位极人臣,心态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,喜欢听人吹捧。

  田丰之言,虽有吹捧之嫌,但在董卓听来,还是非常受用的。

  管他是吹还是捧,反正好听就行。

  他满意地看着田丰,道:“关于这出版书坊之事,汝主既已功成,那下一步当如何做,他想来也是有了计划吧?不妨试言之。”

  针对纸质书籍如何问世,田丰在来雒阳之前,早就得到了刘俭的授意,自然是明白要如何做的。

  “启禀相国,纸张之业,雕版之术,工序发展,所巨耗者,桑木也,且在制作过程中,对水的质地也有很高的要求,因此单纸业一项,就很难挪出青州,非得是在青州本土造纸印制不可。”

  董卓闻言,不由眯起了眼睛,显得很是不快。

  “书籍暂时只能在青州印刷成册,定是利润极高极贵之业,普通的黔首黎庶是买不起的,但各州各郡庶族寒门子弟,苦求经卷而不得者,便是让他们抛掷千金,也是愿意的!”

  田丰这话说的很是中肯。

  当今天下,普通的黔首黎庶想要买书学习,确实非常困难。

  但是除了士族之外,很多靠着兼并土地,但没有家学传承的寒门地主,也天天瞪着大眼睛,死死的盯着那些掌握着晋升渠道的高门士族,希望找个机会顺杆爬。

  书籍一旦成册对外贩卖,则一定会被这些庶族寒门疯抢的。

  前期的倾销客户群体,刘俭早就已经想好了。

  田丰继续道:“青州负责出书,在雒阳以及司隶之地进行贩售,朝廷以官方名义,成立专门管理出版书坊的官署,对纸书行业进行管制,将纸张书的出版权力尽收于朝,纸质书不得在民间私印,另定下法律以束之,如此,短期之内,纸书所营之巨利,尽归相国与刘冀州所有。”

  董卓明白田丰的意思。

  说白了,刘俭初期不想将出版印刷业遍地开花……青州方面负责出版印刷,雒阳方面负责管理行业,设定规则并负责垄断性销售。

  制地虽单一,但确实是垄断了。

  利益方面,肯定是能够保证董卓和刘俭两拨人赚的盆满钵满……但问题是,董卓不是商人。

  他是大汉相国!

  除了钱,他更需要的,是权力!

  董卓道:“这纸质书籍,确实能够给老夫带来巨利,但你需知晓,老夫想要的不仅仅是这些,刘德然更知道!”

  田丰自然是知道的,但身为刘俭的使者,他需要掌控谈判的节奏。

  毕竟他面对的是大汉朝的相国,他不可能剖心挖肺的去跟对方唠。

  董卓想要的,不外乎是大量的刊印纸质书籍,特别是那些经学经文,并散布于世,打破世家门阀对于学术的垄断。

  刘俭也想。

  但刘俭不着急。

  饭要一口一口吃,吃太快了……容易噎死。

  四书五经这些东西,不是说你印出来了,就能够将阀阅之门的优势立刻推到,关键还是在于对于经学的解释之权,这些还在阀阅手中。

  所以,印什么书籍,发行什么书籍,能够逐步的稀释掉他们的解释权,稀释掉他们在本专著上的威望,这才是需要刘俭一步一步深挖并考虑的。

  清一色的疯狂印书,只会适得其反。

  田丰对董卓道:“相国想要做什么,我家使君自然是知道的,但很多事情,不能操之过急,依照使君的意思,今年需要印刷发行的纸书,仅需千字文和熹平石经上的正定经文,就足够了。”

  “先以熹平石经上被正定的经文试水,并广推蒙学《千字文》,在这期间,还请相国颁布律法,针对出版社进行强制性约束,限定书坊成立的资质条件,待律法成型,并公布天下后,咱们再计较后续当印刷哪些书籍。”

  董卓一听今年只印刷熹平石经上被正定的经文,很是不悦。

  熹平经文就摆在太学那里,是个抄书郎都能跑过去抄,印那些玩意作甚!

  董卓站起身,就想出言表示反对。

  却见这个时候,李儒突然站出来,对着董卓长长地施了一礼。

  “相国,刘冀州之心甚诚,以末吏看来,此事着实可以商榷!”

  一边说,李儒一边向着董卓挤了挤眼睛。

  董卓缓缓放下了自己已经举起来的手,对田丰道:“老夫知晓此事了,且容老夫细细思之,文优,且派人引着田先生去驿馆,待老夫思明此事之后,再着人招伱前来。”

  田丰看明白了,李儒这是看清楚了刘俭的心意,但当着外人的面不好劝谏董卓,故而只能是先把自己支走。

  当下,田丰冲着董卓长长作揖,道:“丰来雒阳,除了面见相国之外,还有一件重任在身,劳请相国应允。”

  董卓眨了眨眼,似乎想到了什么。

  他低声道:“是奉了你家使君之命,要去袁府拜访吧?”

  “刘冀州受友之托,忠友之事,还请相国应允。”

  董卓挥了挥手,道:“去吧!袁士纪最近正称病呢,好一段时间没有上朝了,老夫也是有一段时间未曾见到他,你此番前去,也顺便代老夫向他问候一声。”

  “多谢相国。”

  田丰走后,董卓方才看向李儒道:“文优适才为何阻止老夫?那刘俭花了这般大的气力弄出了这纸书,正是大肆印卖,撬动阀阅根基之时,他却倒好……却偏偏去印什么熹平石经,岂非笑谈?”

  李儒语重心长的劝董卓道:“相国莫要着急,依照末吏来看,这纸质印书之事非同小可,其中利好甚多,但却不可操之过急,此时纸书刚刚出世,若骤然以朝廷的名义大印今古文经,扰乱天下原本学术形势,反倒是对书业不利,”

  “熹平石经乃是先帝下至正定的经文,虽能供天下士人抄录,但又有多少人真能真不远千里万里前来雒阳?终归也不过是为了一众太学生预备的!”

  “先印熹平石经之文,以雒阳和司隶为起始之处,卖于天下寒门庶族,不论是刘俭和相国,都可名利双收,且不论是朝中公卿,还是当世大儒,还都说不出相国什么弊处来。”

  “印熹平石经上的正定经文,无人可以找到反驳的理由,而且同时也可以使纸质书籍广布于民间,受众于民间,使纸书为世人所追捧,等到了一定的时候,天下人皆习惯了纸质书籍,就是想不印纸质书,怕也是不行了,那就是有违民意。”

  “而到了那时,纸书所印的内容,就可以全部由相国和刘俭说了算,因为造纸和印刷的技术,掌控在刘俭的手中,而制定管理纸书的律法,则全由朝廷所定,如此便可等于限制了此物的散布,将此秒术控制在手……末吏敢断定,十年之内,纸书可成天下喉舌!”

  “天下人要看什么,想看什么,需要看什么,要读什么,皆由相国所定,刘俭所制,无人可与相争也!”

  董卓听到这的时候,不由恍然大悟。

  他拍了怕自己的额头,叹道:“原来如此,老夫明白了!唉,老夫忍了几十年,何期这耐心反不如刘德然是也?你说的对,说的太对了!”

  李儒笑道:“相国,末吏还有一个想法,就是适才为蔡中郎所看重的那本《千字文》,我观蔡中郎读后之神色有异,想来此文必非凡品,此书既尚未问世,相国何不让刘俭将此书与相国?”

  董卓诧异道:“与老夫?刘俭会答应吗?”

  李儒道:“如何不会?刘俭是聪明人,什么事对他和相国都有利,他心中最是清楚,此文问世,也正好震慑一下那些瞧不起相国,认为凉州寡于学术之人看看,让他们知晓,相国的文治之能不在他们关东士人之下!”

  董卓的脑海之中,不由回想起了当年,他在袁隗门下当故吏之时,袁隗特意命人将没有断章的《孟氏易》送到自己的面前,用来羞辱并提醒董卓,要注意自己的身份。

  那是何等屈辱的一幕啊!

  想到这,董卓的嘴角挂起了一丝畅快的笑容。

  你们瞧不起老夫,那老夫这次就吓你们一跳!

  好,甚好!

  老夫这一次,也要尝尝当名士的滋味。

  名士董卓?快哉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mgshu.cc。芒果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mgshu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